文事

歌词来源专辑:幼学琼林 (卷四)
演唱者:窦唯 / 朝简

文事文本歌词

明·程登吉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

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

《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

《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

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

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

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

严于斧钺,是《春秋》一字之贬。

缣缃黄卷,总谓经书;

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

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

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

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羡人学业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

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

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誉才高,曰今之班马;

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

王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

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

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

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

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喨。

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

咿唔呫毕,皆读书之声。

连篇累牍,总说多文;

寸楮尺素,通称简札。

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

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

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

书成绣梓,谓之杀青。

袜线之才,自谦才短;

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

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

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

唐太宗好文,开科取士。

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

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

读书曰肄业,又曰藏修。

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

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

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

称人书架曰邺架,称人嗜学曰书淫。

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

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

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

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

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

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诏。

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

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

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

茹古含今,皆言学博;

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

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李白才高,咳唾随风生珠玉;

孙绰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

文事LRC歌词

[00:00.00]明·程登吉

[00:19.77]多才之士,才储八斗;

[00:25.19]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00:31.61]《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

[00:39.57]《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00:49.08]《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

[01:00.17]《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

[01:12.23]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

[01:21.34]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01:30.52]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

[01:46.29]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

[01:54.43]严于斧钺,是《春秋》一字之贬。

[02:03.99]缣缃黄卷,总谓经书;

[02:10.31]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02:18.27]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

[02:25.29]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02:34.49]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

[02:41.71]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

[02:49.42]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03:00.95]羡人学业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

[03:13.19]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

[03:20.46]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03:28.77]誉才高,曰今之班马;

[03:35.09]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03:42.36]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

[03:51.23]王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

[04:00.40]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04:09.40]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

[04:21.20]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

[04:29.12]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04:38.44]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

[04:46.30]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喨。

[04:54.47]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

[05:01.59]咿唔呫毕,皆读书之声。

[05:08.63]连篇累牍,总说多文;

[05:15.05]寸楮尺素,通称简札。

[05:29.39]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

[05:35.62]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05:43.33]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

[05:49.46]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05:57.64]应试无文,谓之曳白;

[06:03.26]书成绣梓,谓之杀青。

[06:11.27]袜线之才,自谦才短;

[06:16.40]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06:24.86]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06:33.32]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

[06:41.43]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

[06:51.39]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

[06:58.22]唐太宗好文,开科取士。

[07:05.75]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

[07:12.24]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07:20.36]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

[07:28.08]读书曰肄业,又曰藏修。

[07:35.50]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07:48.49]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

[07:56.66]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08:05.22]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

[08:11.39]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

[08:19.00]称人书架曰邺架,称人嗜学曰书淫。

[08:29.80]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

[08:37.07]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

[08:47.02]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

[08:53.75]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

[09:00.94]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

[09:10.24]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诏。

[09:20.31]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

[09:28.31]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09:37.87]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

[09:48.63]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

[10:17.26]茹古含今,皆言学博;

[10:22.51]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10:28.48]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

[10:36.29]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10:44.32]李白才高,咳唾随风生珠玉;

[10:52.28]孙绰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