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华
胡松华(1932~ )男高音歌唱家。北京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任华北大学第三文工团演员。1952年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62~1965年任该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兼合唱队长。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独唱,任音乐影片《阿诗玛》中男主角全部唱段。1965年任歌剧《阿依古丽》男主角。1972年任中央乐团独唱演员。
人物背景
数十年他坚守 “艺术向高峰攀登,生活向底源深游”的自勉信条。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出访20多个国家,为发展和弘扬众多民族声乐艺术做出贡献。多年坚持继承多民族传统声乐技艺,又广泛吸收世界性精华,而进行创造性繁难结合的成功实践。中外权威李凌、汤雪耕、梅纽因等评誉他“闯出了一条宽广多彩的歌路”,“铸造了一种博熔众长独汇绝艺的新型唱法”。“其风格浓郁、技法科学、演域宽广、生气常存的歌声在中国整整影响了两代人”。被各族人民爱称为“我们自己的歌唱家”。(《人民日报》《人民音乐》《中华英才》等报刊语。)老一代音乐家时乐蒙等评说他是“中国式的美声唱法”。并书幅题词“纳江
河溪流百千,酿中华美声甘泉”。共和国三代领导人都亲听、赞赏过他的歌声。
主要作品
其代表作是1964年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作词编曲及首唱的《赞歌》,成名曲是五十年代自编自唱的《森吉德玛》、《丰收之歌》,久传海内外。至今罕见的是擅长演唱多民族歌曲的歌唱家,还能同时应中央歌剧院邀演洋为中用形式的大型歌剧《阿依古丽》,并成功地饰演了男主角阿斯哈尔,给新型歌剧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为中国首部音乐故事影片《阿诗玛》录唱了阿黑全部歌曲,为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音乐故事片《神奇的绿宝石》录唱了男主人达戈全部唱段,还为《雷锋》、《祖国啊,母亲》、《但愿人长久》、《啊,摇篮》等20余部影片录歌。1980年创演了《胡松华、张曼茹独唱独舞晚会》反响强烈,并被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该晚会的专题节目《并马高歌》。他创作、改编影响大的歌曲还有:《马背上的祝愿》《高原酒歌》《努尔哈赤的骏马》《重归阿佤山》《我家墙上挂满刀》、《欢腾的苗山》等。首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马儿呀快快跑》等。
经典曲目
惜别、跑马溜溜的山上、阿拉木汗、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的情有多长歌有多、鹿回头情悠悠、碧帕尔姑娘、版纳情丝、祝朋友平安、咚咚喹代代吹、赶车令 等
所获奖项
金唱片奖、四十年广播首唱金曲奖、最高投票奖等。另《人民日报》以“书画先于歌唱,鹰马神韵腾飞”为题、《人民政协报》以“中华血气贯丹青”为题详评其自幼苦学十三年书画专业的造诣,并研讨了他书画艺术与声乐艺术之间“同根于气”互为补养的妙益。记述了胡松华几十年“苦练书画养歌气,勤使歌声润画书”的实验及他“书画乃有形之歌声,歌唱乃有声之书画”的集中体会。其书画作品出版在海内外多种载体,并展示在多家电视专题中,被新加坡聘为书学协会评议委员。
再举金杯
我的太阳
牧歌
阿诗玛你在哪里
母亲中国
嘎达梅林
努尔哈赤的骏马
鹿回头情悠悠
你好允景洪
登山缆车
赞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森吉德玛
阿拉木罕
三套车
拉网小调
上去高山望平川
塔吉克牧人之歌
牧场上的家
摩尔多瓦的玫瑰
辽阔的密苏里河
晒稻草
谁也比不上我的侬错加
哈萨克草原变了样
春风吹遍黎明的家乡
跑马溜溜的山上
马铃响,玉鸟唱
拉网小调
谁也比不上我的侬错加
赞歌
高唱酒歌
森吉德玛
努尔哈赤的骏马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东单 西四 鼓楼前
马铃响来玉鸟儿唱
平川里的红牡丹
牧歌
塔吉克牧人之歌
马儿哟快快跑
敖包相会
丰收之歌
迎来春色换人间
上去高山望平川
春风吹遍黎明的家乡
赞歌
努尔哈赤的骏马
牧歌
做人怎么这么难
格桑拉姆姑娘
高唱酒歌
赞歌
银色的月光
可爱的家乡,美丽的草原
婚礼之歌
草原夜歌
森林水车
驼铃
祖国啊!母亲
小鸭子和罂粟花
卖木瓜